楼市开年两个大瓜,120万的跳单+20亿众筹建地铁
春节假期已经结束,各行各业也正在复苏中,而楼市开年一上来成交还未见起色,却吃到俩瓜。
第一个瓜是网传某名人上海购豪宅深陷“跳单”罗生门。
关于这件事,网上消息已经很多了,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。
买房跳单的新闻其实并不少,每年都会冒出一些, 能够引起舆论关注,一个是明星买豪宅也跟普通人一样玩花样,另一个是佣金高达120万。
这么一看,明显是因为120万的高昂佣金而发生的“跳单”。
很快这位明星的律师就发表声明,言必称捏造,涉嫌造谣诽谤。
关于这件事情,双方各执一词,大家吃瓜就好,没必要站队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反转了。
但这件事情背后的跳单,其实也是二手房交易中一个常见的现象。
由于中介费是按成交房款的百分比来摊派的,总价越高的房子,自然中介费越高。由此也就出现了想要“省下”这笔钱的各种骚操作。
这种行为并不可取,属于违规违法,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,法院已经有过相关的判例。
当然,房价高的城市,哪怕中介费用点数再低,中介费也十分可观,这也一直是为购房者所诟病的,大部分的二手房交易中,中介费用实际都是买家所承担的。
中介行业门槛不高,以致龙蛇混杂,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权益难以保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。中介和买卖双方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关系,如何让这一行业能更好地服务房产交易,这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对于地方上来说,一些新的变化也许会冲击旧有的秩序,二手房交易可能会发生重要的变革。
那即是官方的二手房平台。
去年8月的时候杭州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上线了“个人自主挂牌房源”功能,以致于当时贝壳股价大跌14%左右,可见当时市场的复杂心情。
这个平台的特点是:房主可以自行挂牌房源,房源全部经过查验,自行成交,无需中介费。
相当于中介这个角色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直接出局了。
这么一看,中介是不是该就此消失了?其实不然,一个平台成熟,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更重要的是,在二手房交易中,情况是比较复杂的,想要撇开居间者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是难以实现的。
房地产交易,依然需要专业的中介来参与才能有效运转起来。
另一个瓜,那就有点魔幻和喜剧色彩。
杭州良渚某小区业主,提议众筹20亿,把自家小区升级为地铁小区,并表示自己可以出资60万打底,且已实名对地铁四号线提出建议。
这可不大聪明了么。
关键是壕气干云。
按照这位业主的算法,小区3450户,平均每户50万,可以筹得17.25亿元,只要隔壁小区业主再慷慨解囊,稍微意思下,分分钟凑出20个亿来。
不就是建地铁嘛,我砸20个亿,必须建到家门口!
这位业主襟怀磊落,自己平常开车,都不怎么坐地铁,但依然希望自家小区可以成为地铁房,方便大家。
真跟他说的,古有吕不韦风投嬴政,今有***筹款建地铁,若干年后,必成一桩美谈。
那20亿够用吗?
杭州地铁1号线,每公里造价约为4.92亿元,四期地铁修到***小区,也就4公里左右,20亿确实差不多能整了。
不过也有表示这个造价是以前的,现在几乎要翻一倍了。这么看似乎又不够用,预算得再加一点。
这位业主大可以再高风亮节一些,自己出39.9亿元,剩下1000万再找邻居众筹下,则大事可成也。
这事听着挺荒诞,但杭州去年楼市高峰期冒出来的事情更荒诞的多了去了。
这位业主当然不是存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思,实际上无非就是想套上地铁房的光环罢了。
所谓地铁一通,房价万两,他那点小心思,都不好意思点破他。
这种极端的行为,其实是炒房暴发户思维下的产物。这种思维其实在杭州还很有市场,多多少少能够说明楼市中的投机分子和投机心思远未退去。
有人忙发律师函,有人振臂高呼,2022年的楼市,以轻喜剧的方式开场了。
相关阅读
- 2022/02/10
- 2022/02/09
·老王问答No.92丨60万首付,年轻人创业初期买房就该这样选!
2022/01/28- 2022/01/26
- 2022/01/25
·老王问答No.91丨想给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买房当嫁妆,200万内房子怎么选?
2022/01/21- 2022/01/20
- 2022/01/19
资讯搜索栏
嘉论房产网免费看房团报名
老王二维码
![](http://s1.0573fang.com/upimg/ads/2020/3048204bf2b81d584f77f57a6d8b8c5a.jpg)
精彩活动
![](http://s1.0573fang.com/thumb/d/file/contents/2018/01/5a65441272eae.jpg?imageView2/1/w/220/h/1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