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万亿又来?这次情况有些不一样
这几天房地产有关的消息还是比较多的,比较刺眼的就是4万亿这个消息。
对楼市稍微有点印象的,恐怕也对4万亿的大名如雷贯耳。
大家对它的一个直观感受大约就是4万亿出台之后,房价就开启了坐火箭模式。可以说民间对4万亿的印象不是很好。
4万亿起于2008年,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、促进经济增长。
当时是出台了十项措施,这十项措施实施预算,是匡算预估到2010年底大约是4万亿的一个规模。
4万亿的大头其实是在铁路、公路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,与房地产真正相关的主要是两点,即廉租房和棚户改造。
廉租房也罢了,这个棚户改造确实给楼市好好打了一把鸡血。
但其实要看到,4万亿本意并不是为了拉房地产而设立的。
而这一次的4万亿,和上一次的就更加不同了。
这次的4万亿,是1月的信贷投放,跟口号响亮的四万亿计划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不过也有相似的地方,即流向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,此外还有先进制造、普惠金融等领域。
前后两个4万亿,共同选择进入的方向是基建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基建真是个好东西。
经济好的时候可以进去,经济不好的时候更要进去。
池子够大,投多少钱都可以,关键基本都是正向反馈,负反馈比较少,后面也不容易出现烂摊子。
基建更大的作用是,稳定经济,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。
每当没啥好搞的时候,上基建!
基建带来的一个效果,即大搞基建的地方,一般房价也会有联动反应。
其实很好理解,城市建设的更好更漂亮,房子自然能够卖上更好的价钱。
破破烂烂的城市基本面,别说卖房了,高投资都没人来。
最好的例子无疑是隔壁的杭州,靠着亚运会的名义大搞基建,几乎把整个城市翻新了一遍,地铁那是吭哧吭哧地修,在这个搞法下,杭州的房价那真是坐上了火箭。
这可能也是一些人担忧的地方,又是大搞基建,又要刺激房价。
其实这种忧虑大可不必,因为十年前可以这么搞,十年后是另一幅光景了。
最大的变化是,城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2008年前,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大概在45%,到2021年末,差不多是65%。
注意,国际上认同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大概是75%,也就是我国城市化率的上升空间大概也就剩下10%的空间。
是从40多到60多容易,还是从60多到70多容易?
只看数值的话,再上10个点怎么的都比20个点容易吧。但如果换成考试就比较好理解了。考40分的上到60分,远比考80分的上到90分要容易多了。
也就是环境不一样了。
哪怕再大搞特搞,也不会重现当年的光景了,毕竟物价飞涨,现在的钱真够不上过去的零头。
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,即是居民杠杆率,2008年的时候还是18%,2021年末来到了62%,还能怎么加?
空间已经不大了。
对于房地产来说,利好是实际的,但作用已经不如过去那么大了。
现在对于房地产更要紧的还是房地产融资和居民购房贷款两项。
对开发商来说,仅仅是刚渡过最艰难的时期,但前路也并不好走,房企的扫雷运动还远未结束。
在今年开年的房企讲话中,许家印话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求生欲。而万科郁亮则依然是那一副要死要活的讲话。
万科活得很好,直到很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,当初万科喊“活下去”,这种“人间清醒”并不是假的,真正意识到了风险,并且开始控制风险。而同时期的很多其他房企却还在高歌猛进,在最后的狂欢后把自己逼到了悬崖上。
房地产最好的时代是真的过去了。
不妨看下我们昨天的推文,住宅以外的房地产资产,日子并不是很好过。哪怕是住宅,买错地方,或者开发商暴雷烂尾,那都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也许楼市会缓过来,又变得看上去好像热闹起来,但你背后一定要上根弦,有需求才出手,有机会才考虑。
相关阅读
- 2022/02/17
- 2022/02/15
·老王问答No.93丨单身独居,买套小户型老房子还是用光积蓄一步到位?
2022/02/11- 2022/02/10
- 2022/02/09
·老王问答No.92丨60万首付,年轻人创业初期买房就该这样选!
2022/01/28- 2022/01/26
- 2022/01/25